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
查看: 95|回复: 0

[SEM/TEM/STEM] 电镜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

17

帖子

21

积分

0

金币

新手上路

积分
21
发表于 2025-1-25 19:18:38 | 查看全部 |阅读模式
电镜技术,特别是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和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,是研究微小结构和材料表面特性的重要工具。电镜通过电子束代替光束进行成像,因此可以获得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。电镜技术的主要方面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:

1.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
SEM主要用于观察样品表面和形态学结构。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,并利用二次电子或反射电子来成像。SEM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。

工作原理:电子束聚焦到样品表面,激发样品表面释放出二次电子或反射电子,探测器收集这些电子信号,从而形成图像。
应用:表面形貌分析、表面元素分析(结合EDS,能谱分析)、颗粒尺寸测量、微结构观察、断口分析等。
2.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
TEM用于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和组织,分辨率通常可以达到原子级别。它通过将电子束透过超薄样品,收集透过的电子来形成图像。

工作原理:电子束穿透样品,样品内部的原子或分子与电子相互作用,导致电子束发生偏转或散射。通过检测这些变化,形成高分辨率的内部图像。
应用:原子级结构分析、晶体结构研究、材料的内部缺陷、纳米颗粒形态等。
3. 电子能谱分析(EDS)
EDS是一种与SEM或TEM结合使用的技术,用于分析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分布。它利用由电子束激发样品时发出的X射线来确定元素的存在和相对含量。

工作原理:当样品受到高能电子束轰击时,样品内部的原子会发生激发,释放出特定能量的X射线。探测这些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,可以确定样品的元素组成。
应用:定量分析样品的元素组成,检测特定元素的存在与分布,结合表面形貌信息进行成分分析。
4. 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
EBSD是一种分析样品晶体结构的技术,通常与SEM结合使用。它可以为样品提供晶体取向、晶粒大小以及晶体缺陷等信息。

工作原理:在SEM中,电子束被定向入射到样品上,样品的晶格会产生衍射图案,EBSD系统通过分析这些衍射图案来获得关于晶体的结构信息。
应用: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、应力、缺陷等,广泛应用于金属学、地质学等领域。
5. 低温电子显微镜(Cryo-EM)
低温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电子显微镜技术,主要用于观察生物分子、细胞和其他软物质。在低温下冻结样品,避免样品因电子束照射而受到损伤。

工作原理:样品在液氮温度下快速冷冻,保持其原有的生物结构,通过电子显微镜成像。常结合重构技术进行三维成像。
应用:生物大分子(如蛋白质、病毒)结构解析、细胞内成分研究、软物质的结构和动态研究等。
6. 聚焦离子束(FIB)技术
FIB技术常与SEM结合使用,可以对样品进行精细的切割、雕刻或修整。通过聚焦离子束,能够对样品进行微观操作。

工作原理:使用高能离子束对样品表面进行精细切割或修整,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。FIB还可以与SEM结合,用于表面形貌、截面分析等。
应用:样品的精密加工(如断层扫描)、微小结构的切割、定位分析、原位观察等。
7. 电子束诱导X射线光谱(EBX)
EBX是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X射线进行分析,适用于元素组成、元素分布的定性与定量分析。

工作原理:类似于EDS,通过电子束激发样品中的元素发射X射线,不同元素的X射线具有不同的能量,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号得到元素的种类与分布。
应用:元素分析、材料成分检测等。
8. 纳米探针
纳米探针技术可以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(SPM)和扫描隧道显微镜(STM)来观察样品表面的原子级别结构。

工作原理:STM通过量子隧穿效应检测表面原子的位置,SPM则利用扫描探针获取物体表面电学、力学等多方面的性质。
应用:原子级表面分析、力学和电学性能测试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官方抖音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信客服

关于我们|Archiver|APP客户端|小黑屋|物质结构社区 ( 闽ICP备2024081439号-1 )

GMT+8, 2025-5-4 22:12 , Processed in 0.110018 second(s), 6 queries , Redis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5.0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在本版发帖
科研需求联系客服
添加微信客服
返回顶部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